潮新聞客戶端 特約評論員 伍里川
(資料圖片)
象山漁船就近進港避風
8月1日的早晨,在臺風“卡努”迅速轉(zhuǎn)向的消息中,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轉(zhuǎn)@真實故事計劃的《家人在暴雨中心失聯(lián)》一文。
據(jù)報道,臺風“杜蘇芮”登陸后,持續(xù)不斷的暴雨沖刷北京的山區(qū),在西部門頭溝一些地區(qū),降雨量超過了11年前“7.21北京特大暴雨”,永定河河水暴漲,漫過堤壩。最新消息,北京這場強降雨已致11人遇難,27人失聯(lián)。
《家人在暴雨中心失聯(lián)》以細膩的文筆,記述了呂先生母親的失聯(lián)過程:他撥去第二個電話,聽見獨居的母親說,她正踩著扶梯,趴在家里那間瓦房的外墻上,打算爬到房頂上。第三個電話里,母親的聲音愈發(fā)模糊。她說,“已經(jīng)被水沖了?!薄摆s緊找人來救!”母親的這句話說完,電話就再打不通了。這個細節(jié),讓無數(shù)人為之揪心不已。
剛送走臺風“杜蘇芮”,“卡努”又來襲。7月31日,今年第6號臺風“卡努”由臺風級加強為強臺風級,下午再度加強,成為超強臺風,一天內(nèi)連跳兩級。最新預報顯示,“卡努”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,“卡努”轉(zhuǎn)向更明顯了,但后期路徑依舊撲朔迷離。
迅疾、路徑的不確定性,超乎尋常人的想象。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,全力防汛防臺成為頭等大事。
浙江省防汛防臺研判會議強調(diào):立足防大汛、抗大險、救大災,著眼最不利的局面,做好最充分的應對準備,采取最嚴密的防范措施,做好最廣泛的宣傳發(fā)動,全力以赴打大仗、打硬仗,確?!安凰廊?、少傷人、少損失”。
此言一出,即為動員,即為應戰(zhàn)。要確保“不死人、少傷人、少損失”,就要直面困難和挑戰(zhàn),扎實做好防御工作。在應戰(zhàn)過程中,層層壓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,制定系統(tǒng)、細化、萬全的策略,加以不折不扣的貫徹,并建立起一支支“召之即來,來之能戰(zhàn)”的戰(zhàn)隊,顯得無比重要。
其間,預判、應急舉措的布置和落實是重中之重,唯有全面排查風險隱患,不留一絲一毫漏洞,不放過每一個危機信號;唯有制定科學周密的人員轉(zhuǎn)移方案,確保一戶不漏、一人不漏,應轉(zhuǎn)盡轉(zhuǎn)、應轉(zhuǎn)早轉(zhuǎn)、應轉(zhuǎn)快轉(zhuǎn);唯有人人有擔當,全員參與,全力迎接“大考”,才能打好這場防汛防臺仗,保護好人民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。
臺風不是今天才有,浙江作為沿海省份,幾乎年年都有防汛防臺重任,也積累了一些防臺抗汛經(jīng)驗,長期以來防御臺風的經(jīng)歷,讓我們養(yǎng)成了堅強意志和信心。這份寶貴的經(jīng)驗也融入了每一年的防汛防臺“計劃書”里。但同時我們也要反復提醒,麻痹和僥幸心理要不得,厭戰(zhàn)和松勁心態(tài)要不得。臺風過處,極為惡劣的氣候必然帶來種種不可名狀的風險危機,對群眾的生產(chǎn)生活造成強力沖擊,而防汛防臺的取勝機會往往系于分秒之間。此時,防汛防臺機制并不存在容錯空間,因而必須瞪大眼睛、緊張有序。
“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”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