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據光明網報導,近日,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在本科生畢業(yè)典禮上的講話獲得不小的關注。在畢業(yè)典禮上,王樹國校長談到了人生的三點感悟:情懷、毅力和創(chuàng)新。“人的一生不能沒有情懷,最大的情懷就是家國情懷。”同樣是在畢業(yè)典禮上,山東大學、華南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的校長在致辭中,都強調了家國情懷。面對即將離開象牙塔的青年學子,校長們將家國情懷作為“珍貴禮物”,裝入他們的行囊。
家國情懷,是個人對家國的歸屬情結、情感認同和自覺擔當,是一種深層的文化心理密碼,是個人與國家休戚與共的格局和氣質,是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與貢獻。家國正是奮發(fā)進取的方向標和攻堅克難的信心所在。王樹國等諸多大學校長在畢業(yè)典禮上,都勉勵學生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和行業(yè)領域中盡快縮短與發(fā)達國家的差距,為國家經濟社會發(fā)展作出自己的貢獻;將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(yè),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展示才華。青年人是國家的未來、民族的希望,更當涵養(yǎng)深厚的家國情懷,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發(fā)展、國家前途、民族事業(yè)興旺發(fā)展緊密結合起來。
厚植家國情懷是對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品格的傳承。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家國大義,國家與家庭、社會與個人是密不可分的整體。千百年來,家國觀念始終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,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精神基因。家國情懷,是華夏兒女對家國最真摯的情感認同,是中華兒女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命運的赤膽忠誠,也是中華民族能夠在一次次危難中屹立不敗的精神動力。作為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,家國情懷始終貫穿于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之中。如今,深植家國情懷,就是要不斷提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。
厚植家國情懷是國家發(fā)展和民族進步的需要。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在一窮二白的艱苦境地下,以忠誠和擔當、智慧和才能、奉獻和犧牲,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時代意義的重大突破。他們?yōu)榧覈鴬^斗,他們的名字鐫刻在了共和國的奮斗史上。正是因為他們深厚的家國情懷,中國的繁榮富強才得以厚積薄發(fā)。他們在國家前行的大勢中尋找人生價值、標注成長坐標,將個體價值的實現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結在一起,投身于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(yè),也為何為家國情懷寫下了最生動的注腳。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