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6日晚,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合作框架協議,大眾汽車集團將向小鵬汽車增資約7億美元,以每ADS (*) 15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約4.99%的股權,交易完成后,大眾汽車集團將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。消息一出,全民狂歡!大眾和小鵬的結合到底是靈魂伴侶?還是無奈之舉?來看看大家都怎么說!
觀點一:投資7億美元 大眾入股小鵬真的是認輸了?
(資料圖片)
“大眾出資7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4.99%的股權,并獲得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的席位?!弊蛱焱砩希⒉┮约案餍侣凙PP的汽車和財經板塊,都被小鵬和大眾的合作消息刷屏,而作為媒體人的朋友圈,也基本上都在討論這件事。
首先,為什么是4.99%?因為5%是舉牌線,在這個數字下,大眾無需介入小鵬日常經營,只需要著重在雙方合作的技術框架協議,根據這份協議,雙方將推出兩款歸屬大眾品牌的B級車,并在2026年上市,目的嘛,自然還是為了中國市場。
當然,“中國特供”對于大眾來講也并不是第一次,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早就將這件事玩出了花,而此次是第一次使用其他品牌平臺造自家的“特供車”,難道是大眾自認為在電動市場發(fā)展不利,打算用小鵬“借尸還魂”,認輸了?
為什么選小鵬汽車?
個人看來,大眾想要在國內找一條配得上自己的平臺,似乎很難。理想、蔚來各玩各的,暫時也不打算與外商合作,而阿維塔、嵐圖、深藍等品牌還未成氣候,放眼望去,擁有800V高壓快充以及優(yōu)秀的電子電氣架構和造車平臺的品牌,又需要一筆巨款來繼續(xù)卷下去的新勢力品牌,似乎沒有比小鵬更加合適的了。而與大眾合作,不僅讓大眾在國內電動車市場有了更好的發(fā)展前景,同時也讓小鵬的品牌地位與資金實力上升了新的臺階。
四十年前,大眾作為首家與中國企業(yè)合資造車的品牌,為中國帶來了巨變,汽車開始走進千家萬戶,中國汽車文化開始生出萌芽;而如今,大眾又再次將格局打開,借小鵬的平臺,繼續(xù)深耕中國市場,為中國市場帶來更加多元化的產品;你可以說它為了賺錢,可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好產品,就足夠了。
或許大眾在電動車發(fā)展方面慢了半拍,但入股小鵬這一步無疑使自己有了跟上大部隊的資格和實力。
據小道消息知,接下來將有更多外國品牌與中國品牌采用這種全新的合作模式,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會有哪些品牌會成為下一個小鵬。
觀點二:小鵬+大眾,是中國品牌質變前的一次量變
小鵬+大眾,上汽+奧迪,是中國品牌的一次里程碑,開創(chuàng)了全新的“合資”模式,車圈很熱鬧,小鵬的股票也很火爆,說說我的看法。
是一次里程碑
國外品牌+自主品牌,之前合資背后的核心,還是以技術換市場,國外品牌窺覬中國龐大的市場,而中國品牌渴望得到技術,以及靠引進的產品分得利潤。
而這一次大眾+小鵬,表面上是一場7億美金=4.99%小鵬股份的一場買賣,但雙方真正想通過能力的互補,資源的共享,靈魂的共通,各自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在新聞稿中能看到,大眾對于小鵬的技術是高度認可,這里“關鍵技術領域”無疑就是智能化,擱在幾年前的燃油車時代,國外品牌跟中國品牌討技術,是多么不可想象,這一次大眾+小鵬,是全新的一種“合資”,是中國品牌的一次里程碑。
兩者更實質合作,2026年推小鵬+大眾的車型,將會融合G9車型平臺、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(tǒng)軟件,共同開發(fā)兩款B級電動車,并且掛上大眾標在中國市場銷售。
兩者能力的融合,我相信不單單只出現在這兩款車型上,而是會貫穿兩者的所有產品上,之前搶先體驗ID.7的時候,大朱就驚呼,“這車機也太像小鵬了吧”
德國大眾的機械素質+中國小鵬的電動智能,細想想,從產品上,還會有更能打的組合?有的話,歡迎大家補充。
大象難轉身,在這場電動智能化浪潮里,大眾的投入不言而喻,單單MEB平臺的投入已經超過70億歐,對比下取得的成效確實不怎么樣,電動智能化對于歐洲老牌,一是阻力大,包括工會什么的,二是智能取決軟件定義,做著歐洲人最不擅長的事。目前依靠自身能力,實話實說,還看不到很大的未來。
雖然合資品牌在這波浪潮中都有點跟不上節(jié)奏,但只有大眾的決心是最堅定的,并且能看到在竭盡全力面向電動智能,是最拼的合資,沒有之一。堅信它的投入,未來獲得比競爭對手更豐厚的回報。
中國品牌質變前的一次量變
這里說的質變是走向世界,受到全球其它用戶的認可,成為真正的國際品牌。
7億美金對小鵬固然不是一筆小錢,但不至于是救命錢。近一年來,小鵬面臨很多的問題,產品,傳播,組織架構等等,但G6上市這一波的聲量和預計不錯的銷量,已經有跡象表明小鵬重新站穩(wěn),更何況賬上還有247億現金躺著,7億美金還抵不一個季度凈現金流失,所以小鵬之意不止這7億美金。
未來,小鵬可能還獲得相應的合作收益,包括技術專利的費用,軟件使用的費用等等。
更重要的是,讓世界看到小鵬。
不說可能不知道,小鵬的出海之路已經要追溯到2020年,已經將G3i賣到歐洲,是新勢力中最早開啟整車出口的企業(yè)。銷量不理想但何小鵬從沒放棄。G6上市的時候,也強調過要把G6,G9和P7i帶到歐洲。而這一次大眾+小鵬,何小鵬也在微博說道“將最好的技術,最好的產品,最好的品牌帶到全球”。
從產品力來看,中國品牌的電動智能車吊打國外傳統(tǒng)老牌,已經毋庸置疑,但不代表出海就能碾壓。ZZ環(huán)境,意識形態(tài),用車環(huán)境,用戶需求跟國內都有著很大差異,就好比于我一直覺得韓系車產品做得不錯,但在美國賣得好,在中國賣得不好一樣。
中國品牌走向全球,是一次又一次的量變而累加而成的質變,而這一次大眾+小鵬,是質變前的一次量變。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