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......(節(jié)選)
品讀書中名家的文字,就像在讀一首首惟妙惟肖的散文詩,書中篇篇文章似璣珠,既有“密印寺秋雨”的纏綿悱惻,也有“悠然溈水旁”的依依不舍,還有“聽楊里昂老師說寧鄉(xiāng)”如數(shù)家珍,更有“寧鄉(xiāng)豬兒”親切可愛……讀完,更進一步顛覆了我以前對寧鄉(xiāng)的印象。今日之寧鄉(xiāng),山川多錦繡;今日之寧鄉(xiāng),廣廈遍城中!
其實,我之前去過一次寧鄉(xiāng)。當時我隨某文學采風團一站打卡了花明樓、密印寺、灰湯溫泉、龍泉漂流等多個景點,并品嘗了寧鄉(xiāng)花豬等美味佳肴,過了眼癮,飽了口福。
去密印禪寺的當天,氣候宜人。我們緩步踏入山門,一副對仗工整書法古樸的門聯(lián)“法雨來衡岳 宗風啟仰山”將這座古寺的千年歷史濃縮,叫人感嘆,前人的絕對對古寺歷史透析得鞭辟入里。再往里走,依次穿過鐘鼓樓、警策殿、祖堂、禪堂等門樓,它們將寧鄉(xiāng)的禪宗、佛法裝點得格外厚重、古樸。閣樓頂?shù)颀埉嫍澋娘w檐、寺廟外草色青青的苔蘚、禪房內(nèi)默默吟誦的僧人及后山神秘的千手觀音,看著這一幅幅怡人的景致,被世事浸染的凡心,頓時被蕩滌得塵埃皆無。
洗凈凡心,趁著好天氣,還可去龍泉漂流。龍泉位于溈山山澗之中,航道時而陡峭湍急,時而平緩開闊,兩岸斜坡上怪石嶙峋,迎客松、吊腳樓從眼前漸次閃現(xiàn),像在和我們打招呼,叫人直呼過癮。及至滑到山底,再回頭仰望滿山翠柏,仿佛身在仙谷,滿口呼吸的都是沁甜的味道。
玩累了,餓了吧。來幾塊寧鄉(xiāng)花豬肉,寧鄉(xiāng)花豬熏出的臘肉,肉呈五花,皮色透亮,落口消融,回味悠長,若是來一碗寧鄉(xiāng)花豬肉炒辣椒,必是下飯“神器”。
好多年過去了,今天的寧鄉(xiāng)怎么樣了?密印寺還是那么幽靜神秘?溈山還是那么神奇莫測?花豬肉還是那么滿口留香?這一切都是我急于知道的。
再次捧讀該書,仿佛又故地重游了一遍寧鄉(xiāng),寧鄉(xiāng)的一山一水,一顰一笑,都在這本書中得到了生動注解……
最近更新